本论专说菩提心,立论点即在于如何次第现证胜义菩提心以及建立世俗菩提心。于前者,即涉及观修次第,而不仅是对胜义作理论或概念的增上。 .
本论虽只有一百一十二句颂,但言简意赅,涵摄大乘佛法于抉择、观修及行持上的精髓。其中,对心性的次第抉择,尤为精采。瑜伽行派有关三自性、唯识无境等教法,非作遮拨,而视之为一个次第而已,仍须以更高见地以作超越,否则无可现证心的无生空性。
读者或即质疑,此非龙树著作,以龙树时代不应有三自性之名相建立。然而,三自性非瑜伽行派的独有教法,实早见于《二万五千颂般若波罗蜜多经》。此外,清辨、无性、寂护等中观论师,都曾引用本论,皆以之为龙树所造论,甚至月称的《入中论》,亦有与本论论义相近的偈颂。由此可见,姑无论本论是否如近代学者所说,为另一「密乘龙树」所造,其论义实贯彻中观宗的见地,只是当中对空性的理解、对轮涅两边的抉择等,已渐为后世学人曲解或遗忘。研读本论,正好提醒我们,龙树中观宗的一些根本思想,决非「缘起性空」四字可以概括,更不能以「缘起故空,空故缘起」视为胜义与世俗二谛的相融。
本论于观修上,以离分别为依归;于行持上,以饶益有情为保任,都是修学大乘佛法的关要。学人敬希珍重。
【7. 离言密意 • 7. 菩提心释密意】
序言与后记
第一讲 总序之一、说密意
第二讲 总序之二、智识双运
第三讲 总序之三、略说如来藏
第四讲 总序之四、结语
第一章 前言(邵颂雄)
第一讲 印度中观宗所傅的龙树学
第二讲 汉土所传的龙树学
第三讲 西藏所传的龙树学
第四讲 《菩提心释》译本
第五讲 译本比较
第六讲 释疏
第七讲 架构
第八讲 论义
第九讲 结语
第二章 《菩提心释》汉译(龙树论师造、邵颂雄译)
第一讲 释胜义菩提心(1)依业因缘起抉择外道见
第二讲 释胜义菩提心(2)依相依缘起抉择小乘见
第三讲 释胜义菩提心(3)依相对缘起抉择唯识见
第四讲 释胜义菩提心(4)依相碍缘起抉择中观见
第五讲 释世俗菩提心
第六讲 释菩提心双运
第七讲 论主回向
第三章 附录一:《菩提心离相论》(龙树论师造、施护译)
第一讲 《菩提心离相论》(龙树论师造、施护译)
第四章 附录二:《菩提心观释》(莲花戒造、法天译)
第一讲 《菩提心观释》(莲花戒造、法天译)
第五章 附录三:《菩提心释》于达波噶举大手印传承之重要性(邵颂雄译、谈锡永按)
第一讲 提要
第二讲 绪言
第三讲 《密集续》及生起菩提心之初偈
第四讲 两种空性
第五讲 三转法轮教法于生起菩提心更为殊胜
第六讲 总结
关于本网站
本网站旨在宣扬佛家根本思想----如来藏。
本网站信息皆采集于互联网。